近日,教育部公布了第八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推选结果,2003网站太阳集团报送以及参加的3案例全部入选。入选项目数与另一高校并列第一。
近年来,学校紧密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,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促进乡村振兴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的良性循环,突出智力帮扶,注重将乡村振兴工作转化为学校育人资源,圆满完成各项帮扶工作任务,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典型案例。
“聆听绿春”——声景数字化助力民族地区文化振兴
自2019年起,学校成立哈尼声景团队,依托定点帮扶工作,结合声景学理论,就绿春县哈尼古歌保护、传承与创作等展开深入研究,探索出一条以民族文化、自然文化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聚焦点进行文化数字化建设与创新文旅发展道路。
声景团队先后11次走访红河州绿春县等哈尼族聚集地,行程5000多公里,走访30多个乡镇,走访并录制了13组哈尼古歌传承人团队,深度调研3个哈尼传统村落。收录哈尼古歌1300余首,修复118盘磁带数据,时长4160分钟,音频、视频数据容量共计7T。现已制作纪录片2部,并将哈尼古歌形成数字出版物出版电子专辑2期。
2023年5月,以绿春县有声文化为主题的声景展览“绿春之声”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开展,展览运用数字化声景设计,通过哈尼古歌声景重现,让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活”起来。同时邀请绿春县当地哈尼古歌传承人到学校进行演出,加强两地文化交流,推动绿春当地文化走出去,吸引外地游客走进来。
“1+2+4”——探索乡村振兴实践育人新模式
学校始终坚持将实践育人融入乡村振兴工作中,并逐渐探索形成“1+2+4”乡村振兴实践育人新模式。“1”即围绕“实践育人”这一重要目标,“2”指培养了一支立场坚定、初心不变、甘于奉献的研究生支教团和一个以“一心一德兴乡村、踔厉奋进做前锋”为理念的学生服务乡村振兴志愿者协会,“4”代表深入实施“创新创业树声行动”“社会实践熔炉行动”“志愿服务启邦行动”“深造就业扬帆行动”四大行动。通过“1+2+4”乡村振兴实践育人新模式,学校扎实推进西部计划志愿者培养培育工作,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服务乡村振兴,通过广泛开展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志愿服务活动,在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中增强实践育人成效。
2012年以来,学校先后派出11批66名志愿者赴绿春送教下乡,累计授课超22000余课时,覆盖学生超10000余人。举办“外面的世界”宣讲、“前锋加油站”、“青春说”系列主题团课、“前锋杯”书法大赛、“一对一”结对关爱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。以支教实践申报的《春绿山外——山区教育“志智双扶”新实践》项目,获得第八届“互联网+”大赛红旅赛道重庆赛区银奖。
联盟协同——积极搭建“组团式”帮扶新平台
学校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帮扶地域实际,先后参加“高校消费帮扶联盟”“高校城乡规划帮扶联盟”“高校健康帮扶联盟”“G10定点帮扶协作组”等帮扶团体,推进“组团式”帮扶;举办“高校消费帮扶联盟”大会,当选第二届高校消费帮扶联盟组长单位;举办“高校消费帮扶联盟与重庆市食品行业(商)协会联盟产销对接交流会”“川渝及在黔帮扶部属高校助农产品包装设计大赛”等一系列帮扶活动,获得教育部领导和兄弟高校好评。
据了解,学校还将继续发挥高校特点和专业优势,突出智力支持,从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五方面持续发力,开展与高校、企业和政府的组团帮扶,助力乡村振兴,并注重将帮扶工作与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紧密结合,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帮扶模式、育人经验和典型做法,助力帮扶地全面振兴。